新華社廣州5月7日電 題:虎門大橋為何還有振動?是否安全?何時通車?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5日下午,虎門大橋因發生異常抖動,已施行雙向全封閉。截至7日上午11時許,大橋仍有輕微振動。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振動引起公眾廣泛關注,大橋為何振動?是否安全?何時恢復通車?記者對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追蹤。
為何還有振動?
虎門大橋位於珠江口獅子洋上,連接廣州市南沙區和東莞市虎門鎮,是粵港澳大灣區一條重要的跨海大橋。橋面雙向六車道,主跨為888米的鋼箱梁懸索橋,淨空高度60米。
5日下午大橋發生明顯振動後,專家組當日初步判斷,振動主要原因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樑渦振現象。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教授級高工、橋樑專家吳明遠説,懸索橋的截面是流線型的,而大量設置的水馬使得流線型的鋼箱梁鈍化了,所以容易發生渦振現象。
記者採訪瞭解到,振動發生時,大橋管理部門正在進行懸索橋吊索更換養護,確實在大橋的跨邊護欄設置了水馬。此後,相關單位採取應急措施撤除了水馬。
6日上午10時至11時許,記者在距離虎門大橋約200米的江岸上看到,橋面仍有振動,肉眼清晰可見。為何在水馬撤除後,大橋仍有振動?
“虎門大橋懸索橋888米這麼長的主跨,它的重量在1.5萬噸以上,是非常重的。渦振產生以後,它的阻尼相對來説卻比較小,所以需要有足夠的時間才能平息下來。”吳明遠説。
虎門大橋副總工程師張鑫敏打了個比方,這就像一根很粗的繩子在抖動一樣,蕩起來之後它不會立即靜止。
截至7日上午11時許,監控畫面顯示橋面仍有輕微振動。
大橋安全嗎?
虎門大橋振動現象發生後,引發公眾擔憂:橋會不會塌?車還能不能走?
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6日發佈通報説,根據現有掌握的數據和觀測到的現象分析,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此次振動不會影響虎門大橋懸索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
吳明遠説,懸索橋會有兩種震動,一種是影響行車舒適性的渦振,一種是影響橋樑安全的顫振。“虎門大橋已運行23年,此次振動是低風速下產生的渦振。”
記者採訪瞭解到,5日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的最大振幅約40釐米。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橋樑工程系教授葛耀君説,大橋有監測渦振影響,且設置了容許的閾值。虎門大橋的振動幅度,相對來説不算很大。
何時恢復通車?
在此次因振動而備受關注前,虎門大橋一直與“堵車”聯繫在一起。作為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的重要通道,虎門大橋車流量常年飽和。
記者獲得的一份材料顯示,2018年日均車流量為17.52萬輛標準車次,為設計飽和流量的2.2倍。
5日發生振動後,當天有關部門就對大橋採取了雙向封閉臨時管制措施。截至7日15時,大橋仍處於封閉狀態。對於珠三角的眾多車主而言,人們很關心大橋何時能恢復通車。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參與大橋技術研討的專家提出建議,基於結構安全性總體受控的判斷,建議儘早恢復交通。
6日,交通運輸部專家工作組已到現場指導。具體開放時間有待專家組現場最後確定。
此外,記者瞭解到,隨着運營時間的增長,加上長期超負荷運行,管養單位已準備對虎門大橋組織大修。(採寫記者:葉前、田建川、毛鑫、馬曉澄)
相關鏈接: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