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0月18日電 題:“人大代表票決制”讓浙江湖州妙西羣眾告別“靠天吃水”
新華社記者嶽德亮、陳菲
“現在的水質很穩定,夏天再熱、水庫水再少也不會影響我家的用水,真是太好了!”説起村裏通上了自來水的事兒,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妙西鎮肇村村民牟衞萍喜笑顏開。
這樣幸福的日子,始於半年前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建成投入運營。
吳興區妙西鎮共有15個行政村,雖然坐落在長三角的平原地區,但是鎮域地形以山地為主。村民反映,以前妙西鎮所有村民飲水靠的是小型山塘水庫。每逢夏季,用水量大,如果再遇到連續高温天,山塘水庫就嚴重缺水,村民飲用水短缺的矛盾就會比較突出。
“説沒水就沒水,沒水就什麼事情都做不了,有時候只能開車半小時去別的地方運水,我們女同志,能搬多少水?”回想起以前夏天水庫水告急時的囧態,牟衞萍有一肚子的苦水。
山塘蓄水量鋭減、田地無水灌溉、人畜飲水告急……為有源頭活水來,妙西鎮人大代表何萍2016年開始了入户走訪。“我把收集到的情況集中向鎮人大主席團進行了反映。”何萍説。
何萍的建議得到了鎮人大主席團的重視。經鎮黨政聯席會議研究,她的建議正式被確定為民生實事候選項目之一,並提交當年年底召開的鎮人代會票決,最終獲得了投票通過。
經過票決,妙西鎮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快速推進——
2017年年初,妙西鎮原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在龍山村設置自來水管網。2017年10月,龍山村村民王火寶家的水龍頭接上了來自城鄉一體化供水的自來水。
截至目前,妙西鎮累計投入5000多萬元建設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受益人口達到1.3萬人,接入城鄉一體化供水網絡的行政村達到12個。
妙西鎮村民告別“靠天吃水”,只是浙江全省推行的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在吳興區的一個縮影。
“在黨委領導下的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度讓政府決策從‘為民做主’變為‘由民做主’,實事項目的確定更加公開民主、更加科學合理,從源頭上、機制上解決了因政府決策與羣眾需求不一致而導致羣眾不理解、不領情、不滿意的問題,也使得政府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真正用在羣眾急需的民生實事上。”湖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菁菁説。
據瞭解,截至今年6月,浙江全省11個設區市、89個縣(市、區)、907個鄉鎮均在人代會上實施票決制,共提交候選項目8815個,實際票決通過項目7024個,累計投資額達3449億元。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